主页

大舍事务所:“设计不仅仅是创造一个物体,更是构造一种路径”

在中国新崛起的明星建筑事务所中,很少有像大舍建筑设计事务所这样,以作品让大家时时为其惊叹。他们的作品无论尺度大小,都不遵循任何风格上的定式,但是所有项目都有着独特的气质。在 Vladimir Belogolovsky 所主持的名为“思想之城”(City of Ideas)系列访谈的最新一期中,大舍建筑师柳亦春和陈屹峰谈论了他们在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将建筑与环境结合。

Vladimir Belogolovsky: 你们分别在事务所中分管着不同的项目,是真的吗?又是为什么?

柳亦春: 这种变化大概从2010年开始。在那之前,每一个项目我们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介入,虽然介入的程度不同,还是会有很多的分歧和争论,似乎每一个项目都难以达到某种大家都满意的状态。所以我们开始去想是否可能试试相对平行的路径,想看看它能带来更好的结果吗?结果这种方式还是带来了比较高的效率,也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兴趣,以及在大舍既有的合作基础上,发展个人建筑观点的可能。因此,我们的工作开始变得多样化,当然也会存在新的困难。我们还是能共享很多想法。不过相比刚开始创立事务所那段时间,我们不再去在乎一种明显可识别的统一的风格。

关于设计风格,从另一个角度,我们还是希望能具有足够的开放性。我们时常觉得自己仍然还是一个年轻的建筑师,对于建筑的理解或者说方向性的把握,我们仍然是处于开放性的状态。所以我们不会过早的把自己确定成某一种类型或者某一种方向的建筑师,也许永远都不会。

陈屹峰:对于建筑的基本看法我想我们是一致的。现在这个阶段有越来越多元化的趋势,我并不认为我们对建筑的看法产生了分歧,只不过在如何呈现这个层面大家会有一些不同。

大舍事务所:“设计不仅仅是创造一个物体,更是构造一种路径” - 更多图片+ 23

Kindergarten of Jiading New Town, Shanghai, 2008. Image © Shengliang Su

VB: 你如何形容你作品的宗旨?

柳亦春:对我来说,建筑总是面对两个重要的东西,一个人,一个是地点。如何建立一个结构去联系人和地点就是我们想做的事情。物象与情境。

陈屹峰:我们的基本出发点是一致的,通过地点和人创造一个场所,建筑在我们理解是一个人工的场所,当然这个场所针对不同的地点,不同的项目以及不同的时期感兴趣的点呈现出来的结果是不同的。

Huaxin Wisdom Hub, Shanghai, 2015. Image © Hao Chen

VB: 你似乎避免把你的建筑描述为独立的、清晰定义的物体。你的作品似乎没有清晰可感的边界。

柳亦春:我们的想法不是创造一个对象,而是构建一条路径。以螺旋艺廊为例,我们设计这个房子,并不是设计这个房子的形状而是我们人进入这个建筑的方式。首先人们通过楼梯先走到屋顶上,在屋顶上转一圈再进入,因为建筑是在一个森林里面,可以把周围的风景都先看一遍,然后从内院最后进入这个建筑,我们通过这样一种形式——通过人的行为把外面的风景带入到建筑里。建筑可以是一条路径,在你意识到自己身处其中的时候,你就在体验着它了。建筑成为了风景,风景也成了建筑。

Kindergarten of Jiading New Town, Shanghai, 2008. Image © Shu He

VB: 到中国越来越深入的城市化,你说过峻的城市化程,然而却永不了解周围环化。即使我提前划了,但会有不可预测且一直在化的影响。最后我们还是求助于自己。你只是把建筑与景比,但是那些景是独立的,他独立于周围环境,并有自己的小境,对吗

柳亦春:我们在创造一个内在环境的时候,我们同样也给了这个建筑物外部环境的机会。因为进入建筑的路径把外部环境带入建筑中,但是这个外部环境有时是未知的,我们用这一种方式来预留建筑的可能性。我们通过建筑去表达和包容这样一种不确定性,而不是逃避它。

陈屹峰:建筑内向性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观点。我们许多项目基地是在上海的郊区新城,正如刚才所提到的新城变化很快,在做这些设计的时候周边在不断的变化,无法预判周边的建筑,所以才会用相对比较内向的状态去介入这个建筑,用一个比较明确的边界围合这个建筑。但是如果项目在相对稳定的城市里,那我们的处理方式也就会不同。

Spiral Gallery II, Shanghai, 2011. Image © Shu He

VB: 在你们的一篇文章中提到过“相信与中国当代建筑有关的务实解决方案需要一种与个人感觉相关的理性方法”。让我们更详细地谈论这种“个人风格”,你们认为你们的工作与其他建筑师有什么不同吗?(39rational , personal touch)

陈屹峰在做任何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的出发点都不是要和其它的当代建筑师拉开距离,或者去表达我们自己的特征, 我们是针对这个项目本身,项目地点再加上我们自己的观念来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解决方案。这也是为何我们的项目很多情况下会显得和别人不一样,因为每个方案都会在特定的场合下选择了一个特定的解决办法。

柳亦春:谈到建筑创作我认为还是要回到人物和地点,这个会和建筑师自己的经历,喜好和关注的事情以及接受的教育相关。在我看来,对于建筑重要的有三点,第一是它是设计以被使用的,第二是它要适合这个场地的,第三个就是它要以某种方式去感动别人。当然对于我来说,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我会关注不同的东西,对于不同的项目所使用的方法也会不一样,会寻找特殊针对这个项目的方法去设计。总的来说,时间,地点和人这三个东西在设计中是最重要的。

Spiral Gallery I & II, Shanghai. Image © Yao Li

VB: 提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造一个新的空和体是每个好建筑应该完成的任那也就是的每一个目都打算提供一个独特的体验吗?可以谈谈?你又会提出什么问题

陈屹峰:我们的目标不是吸引,而是找到一个适合这个建筑本身以及场地本身的一种体验。例如在螺旋艺廊这个项目中,我们试图回答的问题是如何看待外部环境,因此我们想到了这条自上而下的流线,让人们在行走的过程中也能拥有封闭的开放式体验,这是一种更好的在视觉上连接周围环境的方式。

华新慧享中心就是另外一个例子了。他们周边环境不是非常理想,所以我们建了一堵墙来把我们的建筑与其分隔开,但是这堵墙并不是完全封闭的,而是“漂浮”在地面,内和外地空间有连在一起,这样就创造出一个模糊和不确定的状态。

柳亦春:我们最关心两件事情:一个是如何建立一个建筑和一个地点的关系,可以是文化的或者是场所性的或者是与风景相关的。另外就是有关现代性的问题,这是一个全球所有人都会面临的问题。

Huaxin Wisdom Hub, Shanghai, 2015. Image © Hao Chen

VB: 作为这个国家最原创的建筑事务所之一,这令人很难相信你不关注新事物。你似乎有意淡化自己作为创意设计者的身份。不过让我向你保证,你似乎设计出了一些我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这可能是因为你将这作为你的目标。你正在追求的建筑不依赖任何既定的规则;你正在制定规则。我以前从没见过像你们的设计那样的建筑。请问你是如何仅仅通过务实地解决问题这一方式而达到这种创新的?

柳亦春:你说得对,我们的建筑是关于创新的。但新的是结果,而不是起点。首先,我们关注得是周边环境和内部功能。新是一个潜台词。不过当然,它就在那里。它是对某一细节的关注而得到的新,而不是相反。我们需要去分析每一个项目区别于其他项目不同的东西,如果可以找到每个项目所不同的东西或者说对于那个项目是重要的东西,那么他就具备了这种差异性,如果可以很好的借用这种特殊性,那么就可以创造出一种新的东西。

陈屹峰:导致独特解决方案的是我们对场地或功能中特殊和不同寻常的东西的认识。独特的条件导致独特的方案。我们的目标是在每个项目中创造独特的氛围。这些氛围必须有过去的回忆,同时展望未来。

Long Museum West Bund, Shanghai, 2014. Image © Xia Zhe

VB:你的龙美术馆是基于重复的形式,你称之为“伞拱”或“伞柱”的结构模仿着场地现存的废墟。由于龙美术馆是一个艺术机构,其功能就空间要求而言并不精确。可以说你把这座建筑物设计成了废墟,有点独立于它的功能,想象着这座建筑物在很久以后不再是博物馆的时候的样子吗?

柳亦春:没错!在这建筑中我是想要实现某种自由,某种永恒的感觉。我认为废墟就是最自由和最永恒的空间!所以我们设计的不仅仅是一个美术馆,更是一个城市的空间,而不仅仅是对博物馆特殊需求的回应。

VB: 你认为建筑是艺术吗?

柳亦春:当然。建筑在最后的最后,就应该被认为是艺术!

陈屹峰:当然,建筑作为艺术是我们的目标。如果建筑不是艺术,那么它就不能被称为建筑。

Long Museum West Bund, Shanghai, 2014. Image © Shengliang Su

VB: 如果你用单个的词汇来形容你的建筑,它们会是什么?

柳亦春:物象与情境的结构。

陈屹峰:诗意,实用。

VB:近年来在上海建造的建筑中,有哪一栋是你特别喜欢的吗?

柳亦春:我们的龙美术馆! [笑] 反正,它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和愉快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出发点,因为龙美术馆中有着我们之前在各种项目中尝试过的诸多想法和兴趣,但这些想法兴趣从未融合地如此全面。

Long Museum West Bund, Shanghai, 2014. Image © Shengliang Su

VB:如果你能和一个历史人物交流你会选谁?

柳亦春:阿尔伯蒂。

陈屹峰:路易·康

VB:那你会问他什么?

柳亦春:我们总是问同一个问题:什么是建筑? 我们认为持续追问这个问题很重要。

陈屹峰: 我们不想每次都得到同样的答案。不同时间不同场合都需要不同的方案。

Qingpu Youth Center, Shanghai, 2009. Image © Yao Li

Vladmir Belogolovsky 是纽约非营利机构 Curatorial Project 的创始人。他曾在纽约库柏联盟学院修读建筑学,至今完成五部著作,包括《在明星时代对话建筑师》 Conversations with Architects in the Age of Celebrity (DOM, 2015),《哈利·塞德勒:人生作品》Harry Seidler: Lifework (Rizzoli, 2014),以及《苏联现代主义:1955-1985》 Soviet Modernism:1955-1985 (TATLIN, 2010)。他策划的展览也不在少数,包括 Anthony Ames: Object-Type Landscapes at Casa Curutchet, La Plata, Argentina (2015), Colombia: Transformed (American Tour, 2013-15), Harry Seidler: Painting Toward Architecture (world tour since 2012); and Chess Game for Russian Pavilion at the 11th Venice Architecture Biennale (2008).作为柏林建筑杂志 Speech 的一名驻美国记者,Belogolovsky 在许多的大学和博物馆都做过演讲,足迹遍布二十多个国家。

Belogolovsky 的专栏“思想之城”(City of Ideas),与 ArchDaily 的读者分享了一系列他与世界最富创意的建筑师们的对话。2016年6月,这位策展人在悉尼大学举办了一场“思想之城”的同名展览,其中就包含了他与各位建筑师的密切讨论。这场展览将会在全球巡回展示,探讨建筑界不断变化的内容和设计。

翻译: 杨朝、林诗韵、徐之非

图片库

查看全部显示较少
关于这位作者
引用: Belogolovsky, Vladimir. "大舍事务所:“设计不仅仅是创造一个物体,更是构造一种路径”" [Atelier Deshaus: "The Idea Is Not to Create an Object But to Construct a Path"] 31 5月 2018. ArchDaily. (Trans. 林诗韵 Lin Shiyun) Accesed . <https://www.archdaily.cn/cn/894311/da-she-shi-wu-suo-she-ji-bu-shi-chuang-zao-ge-wu-ti-er-shi-gou-zao-chong-lu-jing>

您已开始关注第一个帐户了!

你知道吗?

您现在将根据您所关注的内容收到更新!个性化您的 stream 并开始关注您最喜欢的作者,办公室和用户.